当前信息:首页 > 解读十九大会议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解读十九大会议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发布日期:2019/8/31   信息来源:本站/互联网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变革

任一时代的形成、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实践基础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产生的重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作出 “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

十个方面的重大成就

1、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2、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3、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4、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5、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6、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7、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9、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0、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非凡成就的两大特点

1、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雄厚基础

2、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塑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面貌

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个意味着”

1、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五个关键

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五)进入新时代基本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十八大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十一届六中全会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构成了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基本依据和基本动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有百年以上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形成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畴内。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四个伟大”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

1、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2、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

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4、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能取得如此大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从思想理论上讲,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集中提出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继续把基本问题、重大问题深化推进表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问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什么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

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点。

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他的领导能力、领导水平、领导效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的。

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通过改革,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弊端。这样才能使生产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第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发展的基本准则问题——按照什么样的准则来发展。

第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新时代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全面依法治国则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运行机制。

第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价值遵循,明确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个重大问题。

第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都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是发展,只有实现更好的发展、更快的发展、更加公平和更有效率的发展,才能使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

第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建设有绿水青山的、美丽的、美好的、宜人的、清新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空间。

第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了安全网和安全盾牌。

第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人民军队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忠诚军队。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我们强调政治建军,而政治建军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和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对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作了重要的论述,是党和国家、全体中国人民对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祖国行径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回答。

第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探索所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概念。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社会建立国与国之间基本关系的总体构思和框架。

第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到重大的、攸关的作用。

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战略安排

1、改革开放以后(1978以后)“三步走”战略目标

1)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个目标已基本实现)

2、到建党一百年(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这三年中,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3、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本世纪中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

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一)行动纲领

1、经济建设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政治建设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文化建设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4、社会建设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5、生态建设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6、国防和军队建设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7、“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8、大国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9、党的建设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何要以如此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呢?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怎样才能使我们党自身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友情链接: 中国律师教育网 中国律师调查网 中国大律师 中国律师培训网 中国律师网 江苏元封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元封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会    电话:0516-6123 6999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泰山街道云泰悦府F地块17栋8层  邮箱:932217019@qq.com